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军功章”有你一半——南正街棚户区店面迁移实录

萍乡日报  2016-02-24 09:12

叶柏林 罗杨波 特约通讯员彭清华

全市瞩目的2015年南正街1410户房屋征收,曾牵动着无数人的心,而忧心此事的,除了房主和动员拆迁的广大干部群众,就要数200多租赁店面的商户了。因为店面是他们的饭碗,他们既要考虑搬迁,又要与房主谈妥补偿事项。数月过去了,原来的南正街已成一片瓦砾,可为此作出重要贡献的商户们近况如何?近日,笔者与凤凰街劳动保障所所长刘锡果一起,对部分搬迁商户进行了一次探访,了解他们的就业安置情况,是否需要小额贷款等支持。

红安源特产店:身处低谷不灰心“我们店原在正大街凤凰池18号,面积有75平方米,因为靠近眼科医院,很多看望病人的顾客都来买萍乡特产,生意很好。说实话,我是不愿搬迁的。可考虑到这是全市的一个大型民生工程,经宣讲组反复做工作,只好‘舍小家为大家’,用5万元转让费租到现在这家19平方米的店面。”来到位于迎宾路43号的红安源特产店,今年48岁的店老板糜兰打开了话匣子。她告诉我们,由于原来的老主顾大多搬走了,再加上南正街正在拆房,行路不便,灰尘也很大,很多顾客不愿到这里来,因此客流量很少,生意比原来少了很多,有时只够交店租,但她对未来的发展仍然充满希望。她说:“有政府的坚强领导,将来的南正街一定会建设得更加美好,一定会有更多的客人前来游玩、购物,我们的生意就会一天天好起来。”

阳记瓷像店:坚守“非遗”63年

提起今年77岁的阳水林,也许很多人没有印象,但一提到南正街“阳记瓷像店”,很多人肯定印象颇深。从1990年开始,这家店就没挪过身。而家住五陂镇大田村的店老板阳水林,6岁学画画,13岁开始走街串户靠画肖像谋生,63年来,他用手中的画笔,栩栩如生地描绘了数以万计的人物肖像,到今天也未曾停笔。南正街拆迁开始,他经宣讲组牵线搭桥,租到了离原来店面只有十几米远的孔庙红墙下第四间店。“这家店有13平方米,比原来那间大5平方米,硬件设施也更好,只是房租贵了3倍多,每月要650元。而我手工制作一个200元的瓷像,需要1天半的时间,挣钱不快、不多,年轻人都不想学。现在会这门手艺的,萍乡已经没有几个人了。为了这门手艺不灭绝,我得坚持。”对于南正街的拆迁,阳水林很赞成,只是希望政府把拆房的余土残渣早点清理干净,还这里一片整洁。

细猫排档:酒香不怕巷子深

在南正街餐饮业这块,做得好的恐怕要数细猫排档。据老板尹海林介绍,她1997年开始在南正街东门小区租了7户人家的店面搞餐饮,每月光租金就要11万元。由于生意红火,企业多次被评为“纳税大户”和“诚信经营户”。

南正街房屋征收后,她将餐馆搬到了凤凰街进贤小学门口的一家大院里。此地名叫磨盘石,一条长巷直通八一东路。尹海林说:“虽然我们搬到这里只有4个多月,但新餐馆环境更好,再加上多年的口碑,我们将新餐馆的地址通过微信、QQ、电话等通讯方式向朋友圈一发,大家又都找上门来。因此,生意还像往常一样。近还招聘了1名‘4050’人员,员工人数达到14名。”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经过几天的走访,我们得知大多数商户经过机关干部介绍、自己寻找、亲人牵线等方式都陆续重新开业了,虽然有的生意不如以前,但对政府这项民生工程,他们都举双手赞成,希望南正街早日成为历史文化街区、城市防洪水系景观带、城市快速通道和绿色休闲大道。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